时间:2017-6-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1月11日,佳木斯日报县区周刊头版头题刊发了我县新闻稿件《桦南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全面报道了我县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将地缘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了推动桦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金山银山”……

      

桦南

 

  拥有“五山四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的桦南县,是典型的半山区农业县;全县有耕地面积.5万亩,林地.5万亩,森林覆盖率47%,森林蓄积量达万立方米,也是黑龙江省重点林区之一。

  桦南这个全市林地面积最多的农业县份,如何才能尽快补上短板,成为林下经济大县、强县、富县,多年来始终是决策层的绕不开、躲不过的“老大难”问题。

  “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要行动才有出路;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充分挖掘、发挥、释放我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制定好科学的发展规划,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我们桦南实际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年,新一届县委主要领导给出这样的答案。

          01

扬长补短 找准路径

 

  近年来,桦南县紧紧围绕“致力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崛起,实现职工富裕,带动农民增收”总体目标,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林下产业。截至年,林下经济产业总面积10万亩,农民人均林下经济收入元,占农民经济收入的11.7%。但是从总体上看,全县林下经济产业仍处于低水平、相对初级的发展状态。

  年夏季开始,桦南决策层锁定林下经济,由县领导带队走村入户、翻山越岭进行的调研不断,终于找出了林下资源利用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产业链条不全、缺少优势品牌和技术服务体系不配套等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五大短板和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六大优势。一是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林木年总生长量20万立方米,野生植物有上千种,其中药用植物总蕴藏量万公斤,食用植物蕴藏量达万公斤,年野生食用菌可采集量达30多万吨。二是地缘优势突出。全县西南部为平原区,东北部为山区和半山区,浅山区丘陵漫岗、山林地较多;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高品质的林下经济作物。三是劳动力资源充足。半山区农业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国营林场富余职工多,适合林下经济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四是发展机遇优势。省里制定出台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年》,必将为桦南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五是四场前景优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榛子、蓝靛果等林下经济作物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六是区位优势明显。桦南地处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鹤岗、鸡西五地市“一个半小时”经济圈中心,交通便捷,能够最大程度地接受城市经济发展辐射,承接优势产业转移。

      02

规划引领 绘新蓝图

          

  县委、县政府综合外出考察、实地调研和专家农户等多方意见,研究制定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建设规划(——年)》,往直了说就是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力实施“”计划,即从—年的3年间,投入万元,打造60个示范基地园区(黑木耳示范基地20个、香菇示范基地20个、大榛子示范基地4个、紫苏示范基地10个,其它林下经济作物示范基地6个),全县林下经济面积达到27万亩,预计年产值达到30亿元,农民人均林下经济收入2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7.7%。力争在三年内将桦南打造成黑龙江省大榛子产业第一县,全省最大的现代化中药材批发交易集散中心和全省食用菌生产重点县。

          03

典型引路 立新标杆

          

年初

  闫家镇党委抢抓全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大好机遇,带领部分村两委成员赴多地考察林下经济发展项目,最终把红树梅种植作为强镇富民的特色优势产业,成立了荣安村红树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种植、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按股分红的模式进行经营。两年投资万元(政府修路、钻打机井、政策扶持资金8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亩的红树莓种植基地,新修农田路5公里,建设冷藏库平方米,铺设滴灌设备0米,立桩0根。年,夏莓产果1斤、秋莓产果斤。年盛果期亩可实现纯收入元,年收益将突破万元。计划年完成投资3万元,建设标准化0平米冷库,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亩。

  驼腰子镇位于县域东部山区半山区,漫岗地薄溜田较多,适宜发展紫苏、中草药等林下经济。新合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多年来一直种植投入少、见效快的紫苏。如今,全村户有户农民从事紫苏种植,每年都要从附近林场外包土地多亩,面积也由开始的亩扩大到如今的00亩,年实现纯收入万元,带动了周边村屯户发展紫苏种植,年,被评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兴沟村中药材基地种植今年种植板蓝根亩,喜获丰收,纯收入可实现18万元,年可再带动农户15户,种植面积将达到亩。上桦村发展药用黄瓜籽种植,10户农民示范种植面积亩,实现纯收入38万元,为农民致富又开辟了新路子。

          04

多措并举 造新优势

  桦南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全力实施“”计划,年共建设林下经济重点示范基地30个,种植紫苏4万亩、大榛子亩、黑木耳1.5亿袋、香菇52万棒、中草药亩;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家,联合社3家;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2亿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0%;成功承办第三届中国(桦南)榛子产业年会,被评为全国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县。年种植紫苏8万亩,黑木耳2.5亿袋,香菇、平菇等菌类产业万棒,大榛子2万亩,蓝靛果、红树莓、黑豆果、蓝莓等浆果林8亩,中草药亩,花卉苗木万株,绿色有机蔬菜3万亩,为桦南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扶持林下经济产业加快发展,桦南县出台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建设扶持办法》,统筹整合发改、农业、林业、扶贫、水利等领域相关资金,对发展大榛子、香菇、黑木耳等林下经济的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吸引了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领创办林下经济实体。桦南县按照每年《林下经济产业专项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分步骤、高标准抓好林下经济工作的推进落实。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绿色、有机食品产地和产品的认证申报,成功申报了“桦南白瓜籽”、“桦南白瓜”、“桦南紫苏”三个国家地理保护标识,“孙斌大米”等14个产品均获得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创立了“本权大榛子”“群英木耳”“桦南仙紫”等一批特色品牌。突出龙头示范带动,围绕林下经济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了桦南仙紫紫苏、宏兴食用菌、九仙草中草药三户深加工企业,本土企业黑龙江恒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全县林下经济深加工企业达到34家。充分发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作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大榛子、食用菌等林下经济产品批量进入电商平台,提升了林下经济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在“种的好”基础上实现了“卖的更好”。如今,桦南县林下经济发展壮大了,让多户百姓富了起来。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作用
北京中科曝光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