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述怀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圆圆好像怀揣着宝葫芦,每到卡顿之际,她就会亮出宝物,我这么说有充分理由,反正我用的好多样APP,都来自她那里,我能整理出来这篇花花草草,也赖于她给的神器助力。 事件始于年国庆英西峰林徒步,途中,我和小玲路觅得一从未见过的花,饱满的花朵略大于拳头,味道浓郁得会呛人,花瓣层层叠叠,白色中透出带紫光的淡粉,半个植物老师的小玲也叫不出名字了。 许是心有荼蘼,我突发奇想该不是“荼蘼”吧,小玲吟诵一句“开到荼蘼花事了”,给岭南的秋色抹了一丝春来春去的错位。 圆圆的神器一锤定了音:重瓣臭茉莉,这名字太对不住这花。 女人爱花,走去野外,总会给花花草草分配更多的目光,池莉写过篇《女人与花事》: 对于女人,小到一盆掌上植物,也可算得花事。女人于花事是不可以忽略潦草的。是否养花弄草,那还是太具体的情节,自便便罢。只是说与花草的知觉,敏感,亲近,吝惜与护爱,那就见得女子性情了。......。花事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与有没有时间无关,与有没有金钱无关,尽管它也是物质的,却不属于物质世界,它只是与美有关,那是一种生命本源之美,是大自然于女人的密语,永远的密语。 往前推到年4月6日,是我往从化溪头村方向的第六次定向徒步,第四回走星溪线,这回来了小玲,对了,她是雨虹带来的队友。 那里是地面转田埂的转折点,每每走到那里,我的脑子里都会回旋“垄上行”,那天脑子更好使,陌上花开缓缓归,倏忽飘进了心田。 我在想,又认得了一种植物,开了脑洞,莫不欢愉,村中心长着一棵高耸入云端的苦楝树,这个知识是半个植物老师的小玲科普的。 摄影:小玲我不甘罢休,想知道楝树更多奇闻轶事,王安石写《钟山晚步》: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图片来源:形色识花 户外的路上总有很多野趣,往往勾起大家童年的乡间记忆,我猜你知道这类野果吧? 茅莓、蓬蘽。 植物学说同属蔷薇科,神器安了两个名称,同行的队友称其“野草莓”,5月回浙江之际,确实见到这个红果跟草莓摆放一起售卖。 广东朋友总会讲一些百草园里长妈妈的鬼故事,他们说,不要随便食用,通常蛇爬过,听了这话,再看到那红彤彤的颜色,竟有了邪恶感。 学名称“覆盆子”,原来还是跟百草园脱不了瓜葛,顺带欣赏一下花吧,跟草莓花长一个样。 图片来源:形色识花 红色,从来在野外最抢眼。 虎舌红。 小蔡拍过一张更生动的虎舌红,我翻找了出来。 摄影:小蔡 再介绍一张小蔡的摄影作品,这花叫鼠曲草,田埂湿润草地颇为常见。 你或许不会想到,清明团子即用此料,采摘于刚长出来未开花之际,自带特有香味,据称用此原料,团子的皮更有嚼劲,浙江丽水、台州一带即用此料,这回让我长了见识。 摄影:小蔡 赪桐,称为状元红。 业余的专业摄影师波西米亚说:李老师喜欢小花小草的东西,我喜欢拍人。 我还是找到了一张波西米亚的小写意作品,这花叫“紫珠”。神器介绍说,紫珠的花语是“聪明”,很令人遗憾,正在建设中的惠清高速路段,就是紫珠出没最多之处,高速公路疑似挖断了“慧根”。 摄影:波西米亚 神器也有辨识不出来的花花草草,我在想,只有广东人民才会难倒神器,这个植物想必广东朋友都会认得:五指毛桃。直到今天,神器也没给出准确名称。 我第一次见到,表现夸张:啊,这就是传说中煲汤的五指毛桃吗? 五指毛桃、麦冬是广东人民的拿手好戏,这两样东西就是老广还有潮汕人抒情指认的,上面这个麦冬,同行的村长适时做了补充,南方叫麦冬,北方称黄芪。 还见过一些奇奇怪怪的花草,一并拿出来观赏。 落地生根、薇甘菊、苹婆。 摄影:小云 下面这花读青葙(xiang),是不是有点鸡冠的味道?是的,乡下称为“野鸡冠花”。 这个叫愉悦蓼,生于山坡草地、山谷路旁及沟边湿地。 年最后一天,我去渔沙坦的广东工程讲课,在那里拍到头花蓼,这是观赏性植物,喜欢日照,因此也叫“太阳草”。 葛类随处可见,不能不认识,《诗经》写葛见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热恋男女说“一如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这里啦,好吧,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点书,恋爱都会谈的满满文艺风。 辛弃疾在《水调歌头》里将“葛”入了诗: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葛指夏天穿的衣服,“葛”,就是古人常用的纺织原料。 广东人民估计耐不住了,不就是粉葛咩?鲮鱼粉葛汤,经典的老火靓汤啊,如此说来,葛根更出名,做成葛粉,大概更为人所知了。 葛花自有动人之处,葛根自有惹味之道。 图片来源:形色识花 最后上“黄花菜”,是不是很像?学名叫“萱草”,确实跟黄花菜同为百合科萱草属植物,我一直称这花叫野百合,看来也是对的。 《诗经》普及了很多种植物,《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为“萱草”。后来朱熹加注:"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故有了“北堂幽暗,可以种萱”之说,北堂代表正屋,亦称“萱堂”,代指母亲。 古人就把萱草称为“忘忧草”。于是有个这样的说法,康乃馨是西方母亲花,萱草是中国母亲花。 萱草苏东坡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 游子诗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图片来源:形色识花 作者往期文章: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孩子听-户外机会教育 跟孩子一起亲历“小马过河”-户外机会教育 揹一岁女宝行山-户外机会教育 |